剑尖相击的铮鸣、脚步摩擦地板的声响、观众席上压抑的惊呼——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在周末化为一座现代江湖,三千余名剑客于此论剑,争夺属于他们的荣耀。
2025年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总决赛本周末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家俱乐部、超过3000名选手齐聚这座英雄城,将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一决高下。
这是国内规模最大、参与度最广的击剑俱乐部赛事,不仅见证了中国击剑运动的蓬勃发展,更展现了这项古老运动在现代中国的全新生命力。
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清晨便已人头攒动,身着各色防护服的选手们手持花剑、重剑和佩剑,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最后的热身。
剑道上,已经可以听到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,那是早到的选手在适应场地。

“今年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,比去年增加了近20%。”赛事组委会主任张宏波介绍道,“我们不得不将比赛延长至三天,以确保所有选手都有充分的展示机会。”
赛事按年龄分为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7和成人组六个组别,每个组别又分男女子花剑、重剑和佩剑三个项目,共计产生36枚金牌。
来自上海剑心俱乐部的李教练站在场边,注视着队员们的热身情况,他从事击剑教学已十五年,亲眼见证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。
“早年我们参加比赛,全国就那么几十个俱乐部,互相都认识,现在你看,”他挥手环指整个场馆,“这么多新面孔,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
击剑曾经被认为是小众、精英化的运动,如今已逐渐走向大众,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全国注册的击剑俱乐部已从2015年的89家增长到2025年的超过600家,参与击剑训练的青少年已达十余万人。
这项运动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家庭教育观念转变密切相关,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击剑不仅能够锻炼身体,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、决策能力和礼仪观念。
在U14女子花剑场地,15岁的刘雨薇刚刚结束她的首场比赛,以5比2轻松取胜,摘下护面,露出一张满是汗珠却洋溢着笑容的脸庞。
“我从8岁开始练习击剑,这是第五次参加全国赛了。”雨薇告诉记者,她每周训练四次,每次两小时,寒暑假还会参加集训。
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击剑时,她思考片刻说:“一开始是觉得帅,后来真正爱上了那种需要瞬间决策的感觉,每一剑都是一次思考的结果。”
像雨薇这样的青少年选手在本届赛事中比比皆是,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非来自专业体校,而是来自遍布全国各地的击剑俱乐部。
这些俱乐部已经成为中国击剑人才的新摇篮,不少国家队选手都有在俱乐部训练的经历。
在成人组比赛中,一群特殊的选手格外引人注目——中老年击剑爱好者,52岁的王志刚是北京某高校教授,练习重剑已有三年。
“击剑不是年轻人的专利。”王教授刚刚结束比赛,虽然未能晋级,但依然神情愉悦。“这项运动对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很有帮助,而且运动损伤风险相对较低。”
击剑作为一项终身运动,正在被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的人所接受,本次赛事专门设置了“长青组”,为35岁以上的选手提供展示舞台。
“击剑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身体的较量,更是智慧的博弈。”王教授补充道,“每一步移动,每一次出手,都需要思考和预判。”
作为东道主,南昌市为本次赛事做了充分准备,赛事组委会提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剑道和电子裁判设备,确保比赛公平公正。
“我们借鉴了国际大赛的经验,在场地布置、运动员服务和观众体验方面都做了优化。”南昌市体育局局长杨帆表示,“希望每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南昌的热情和专业。”
本次比赛还采用了多项科技手段,包括实时比分系统、视频回放技术和线上直播平台,让无法到场的击剑爱好者也能远程观赛。
据统计,首日比赛通过网络观看人次已突破百万,显示出击剑运动日益增长的吸引力。
击剑俱乐部的蓬勃发展正在改变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,过去,运动员主要来自体校系统,而现在,俱乐部正成为重要补充。

“俱乐部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扩大选材面,让更多孩子接触并喜欢上击剑。”前国家队花剑主教练王海滨表示,“当基数变大时,出好苗子的概率自然就提高了。”
这种模式也更符合青少年全面发展需求,小选手们可以兼顾学业和训练,不必过早面临“二选一”的艰难抉择。
多位教练指出,俱乐部出来的选手往往对击剑有更深厚的热情,因为他们是在真正喜爱的基础上选择这项运动。
击剑运动的热度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专门生产击剑器材的厂家、培训教练员的机构、赛事运营企业等都随着击剑人口的增加而壮大。
李伟是某击剑器材品牌的创始人,他的展位前围满了咨询的选手和家长。“这几年销量每年都有20%以上的增长,”李伟告诉记者,“我们正在考虑扩大生产线。”
教练培训也同样火爆,中国击剑协会每年举办多期教练员培训班,几乎期期爆满,不少退役运动员通过这种方式转型为教练,继续为自己热爱的运动贡献力量。
随着击剑运动在中国持续升温,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?业内人士认为,这项运动将会更加普及化和多元化。
“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击剑进入更多学校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。”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肖爱华表示,“同时我们也会完善各级别赛事体系,为爱好者提供更多展示平台。”
国际化也是重要发展方向,越来越多中国俱乐部开始组织学员赴海外参加培训和比赛,吸收国际先进经验。
肖爱华透露,协会正在考虑引进更多国际赛事,让中国选手在家门口就能与世界高手过招。
比赛仍在继续,剑道上的较量越发激烈,明天将决出大部分项目的金牌,选手们都在为最高荣誉全力以赴。
场边,一位年轻选手刚刚结束比赛,虽然失利,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,他向对手敬礼,然后默默走向场边,准备下一阶段的训练。
银白色的剑道映照着无数梦想,每一次出击都是对自我的超越。